转载自:法制网 | 2017-06-21

    尝试经颅磁戒毒、VR(虚拟现实)戒毒、藏药戒毒等方式方法;在戒毒康复场所,戒毒人员可以购物、会见亲友、参加娱乐体育活动;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人数快速增长,对戒毒工作带来挑战……6月21日,司法部召开主题为“提高司法行政戒毒教育戒治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新闻发布会,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局长曹学军、浙江省戒毒管理局局长陈玉海就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各类技术方法引入戒毒工作

    记者:对于吸毒者来说,心瘾是最难戒除的,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在戒除心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效果?

    曹学军:针对戒毒这一世界性难题,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在戒治方式方法上,认真探索、积极实践,各地将现代医学、心理学、运动康复、中医中药等技术和方法引入戒毒工作,创立并尝试了如经颅磁戒毒、内观心理治疗、正念心理治疗、戒毒康复操、中医推拿、VR戒毒、藏药戒毒等方式方法,目前来看取得了良好效果。

    陈玉海:为提高戒毒的戒断效果,三年来,浙江在科学戒毒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四大路径和四个方法。通过综合戒治,不断提高戒毒效果。四大路径是戒毒医疗、心理矫治、体能康复、认知教育。

    四个方法是在戒毒医疗方面,采用西药疗法、中成药疗法、物理疗法,帮助戒毒人员生理脱毒,并且减轻他们的戒断反应症状。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脱瘾治疗,主要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修复大脑损害,降低心瘾,改善认知和情绪。在心理矫治方面,除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等常规心理矫治之外,主要采用VR毒品成瘾检测及治疗系统,运用对撞反射理论,帮助戒毒人员降低对毒品的渴求度。在体能康复方面,开展针对式训练,帮助戒毒人员改善体能体质,增强拒毒抗毒的身体素质。在认知教育方面,通过课堂化教育、个别教育和网上在线学习,改善并纠正戒毒人员在认识上的偏差,强化戒毒的意愿和动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记者:戒毒工作要提高科学化专业化,目前对戒毒的各阶段是如何划分的,有没有标准?

    陈玉海: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部,按照戒毒工作的规律,分为四个期,也就是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生理脱毒期,第二个阶段是教育适应期,第三个阶段是康复巩固期,第四个阶段是回归指导期。

    生理脱毒期的期限大概是半个月左右。根据戒毒人员的脱毒状况和脱毒期的治疗情况,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戒毒。合格之后转到教育适应期,一个月时间,对戒毒人员进行戒毒期间的规范、守则、养成方面的教育,并告知在戒毒期间所具有的权利、义务、戒毒的模式和戒毒方法,便于戒毒人员配合下一步的戒毒。诊断评估通过后进入康复巩固期。期间,边戒治、边劳动,为期一年六个月到一年九个月左右。然后对戒毒人员的身体指标、体能康复指标、戒毒心理指标进行再评估,合格后进入回归指导期,一般半个月时间。戒毒完成后,出具一份戒毒综合报告,告知戒毒人员在2年戒毒期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戒毒康复人员可以购物会友

    记者:很多人对戒毒康复工作不太了解,请介绍下这项工作?

    曹学军:戒毒康复,是指戒毒人员自愿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开办的戒毒康复场所或社会力量依法开办的戒毒康复场所去戒毒,并与这些场所签定协议,一边戒毒康复,一边生活和劳动。这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

    戒毒康复场所为自愿戒毒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提供脱毒治疗和日常的疾病诊疗,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治和康复训练,促进其身心全面恢复。此外,还为戒毒人员提供职业技术培训,让他们回归社会有谋生之技。

    戒毒人员在戒毒康复场所从事一定的劳动生产,场所向他们支付劳动报酬。戒毒人员的人身自由和活动空间得到充分尊重,可以在场所内进行购物、会见亲友、参加娱乐体育活动,戒毒人员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戒毒康复场所注重对这些自愿戒毒人员人格上的尊重、感情上的交流、生活上的关怀、权益上的保障,充分调动他们戒毒的积极性,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戒毒的效果。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好的场所包括广东省三水戒毒康复所、湖南省白泥湖戒毒康复所等。

    帮教助力强戒人员回归社会

    记者: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数的发展趋势如何?吸食新型合成毒品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曹学军:近年来,强制隔离戒毒人数一直处于较快增长的趋势,目前在所人员超过24万。

    当前,我国毒品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处于毒品犯罪多发高发期和毒品治理攻坚期。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收治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情况看,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人数增长很快,大约在70%左右。这些吸食新型毒品的戒毒人员当中,多次戒毒的、负案在戒的逐步增多,这给戒毒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

    与传统毒品相比,新型合成毒品对人的影响有所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这也对我们如何采取科学、专业的治疗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戒治的水平带来了挑战。目前,全国各地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都在积极探索,采取有力的措施,应对这一趋势。

    记者: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存在回归社会难、保持操守难的情况,为此,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开展了哪些帮教工作?效果如何?

    曹学军:戒毒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齐抓共管。戒毒人员在场所强制戒毒隔离期满后,回归社会,衔接工作非常重要。回归社会后,如何继续巩固戒毒效果,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各地主动将工作领域向社会延伸。在乡镇、街道建立了很多戒毒指导站(工作站),对戒断人员进行帮扶。同时利用戒毒所的专业优势,对社会戒毒管理人员、戒毒志愿者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社区指导站(工作站)对社区内的社会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通过建立个人档案,组织戒毒人员进行思想汇报并接受尿检,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咨询、健康摸排和个体心理辅导等,保证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受到监督和管控。

    针对戒毒人员生活、就业存在的困难,社区指导站(工作站)定期组织开展困难帮扶和救助,协调有关部门为他们办理低保和医保、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等,对提高回归后戒毒人员的管控率、降低复吸率有很好的效果。

    打造一支过硬的专业化队伍

    记者:戒毒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离不开一支专业的戒治队伍。司法部在提高戒毒警察专业水平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曹学军:新形势下,群众对戒毒工作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要履行好职责使命,必须有一支过硬的专业化队伍。近些年来,司法部高度重视戒毒警察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提升队伍素质:

    在人员招录上,积极协调国家公务员局,探索实行分类招录制度,拓宽专业人才引进渠道。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警察越来越多。

    加强戒毒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具有法律、教育学、心理学、监所管理、医学、戒毒康复和信息工程等与戒毒工作关系紧密的专业人员的比例达到干警总数的70%以上。目前,全国具有上述核心专业知识背景的干警3.37万人,占干警总数的近60%。此外,全系统还有教师、心理咨询师、医师、护师、药剂师、健身教练员等专业资格证书的干警1.17万人,占干警总数的20%。

    在教育培训上,司法部把干警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编译培训教材、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效果明显。去年,整个系统共培训干警13.4万人次。通过这些工作,对提高整支队伍的专业化素质,支撑戒毒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法制网北京6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