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 2019-7-14

截至目前,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已有31个优势戒治项目和8项新技术新方法在全国复制推广。虚拟现实毒瘾评估矫治、经颅磁治疗等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已被探索应用于戒毒领域,成为助力科学戒治的重要力量。

生理毒瘾易戒,心理毒瘾难除。

很多戒毒人员在戒毒所的无毒环境中生活,通过一段时间的戒断治疗,暂时可以把吸毒这件事情抛诸脑后。可一旦出了戒毒所,回到熟悉的高危环境,再接触到毒品时,心瘾和渴求就很容易被激发,最终导致复吸行为的发生。

戒毒是世界性难题。如何让戒毒人员从被动的生理脱毒到主动的心理拒毒,真正帮助戒毒人员戒断毒瘾祛除心瘾,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司法部发布的《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已有284个试点场所推行统一戒毒模式。虚拟现实毒瘾评估矫治、经颅磁治疗等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已被探索应用于戒毒领域,在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第32个“6·26”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走进云南省部分强制隔离戒毒所,探访真实的戒毒工作。

虚拟现实毒瘾评估和矫治系统

42岁的戒毒人员刘军有25年吸毒史,曾有过5次强制隔离戒毒经历。此刻他头上戴着VR眼镜正在接受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混合现实(MR)拒毒训练。

通过VR眼镜,刘军看到了他熟悉的KTV包房,随着音乐的节奏他不时摇动着身体。旁边一名等待接受治疗的戒毒人员从桌上拿起仿真的“冰壶”递给他,刘军看也不看就接过去熟练地进行毒具组装、模拟吸毒,一切都是真实的吸毒感受。

不远处的电脑上显示着刘军此刻视野中的场景,电脑的左上角可以看到他的一只眼睛,随着场景的变化,这只眼睛不时开合,瞳孔或放大或缩小。同一时间段,他的心率、各阶段注视时长、闭眼时长等生理指标都被电脑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可以提供刘军的戒毒线索、毒品渴求度等信息,从而帮助心理矫治中心的民警有针对性地为他制定戒毒方案。

这边,正当刘军享受着短暂的欢愉时,视野内的一切骤然发生了变化,厌恶的场景出现。一名吸毒者赤裸上身,左臂溃烂的皮肤上爬满了蛆虫,镜头不断被特写放大。随后,吸毒后丑陋的画面,溃烂的身体不断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训练结束后,该所心理矫治中心民警为记者讲解:“我们利用VR技术将虚拟与现实结合,首先是还原真实吸毒场景,以刺激诱发戒毒人员的心理渴求,打开他们的心理,暴露问题。紧接着采用厌恶疗法、脱敏疗法、回归疗法等进行干预,逐步减轻戒毒人员对毒品的依赖和渴求,帮助他们逐渐戒除心瘾。”

据了解,虚拟现实毒瘾评估和矫治系统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建构甲基苯丙胺相关的吸食线索VR模型,采用情绪反应敏感的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进行客观生理数据收集,借助有监督学习算法建立甲基苯丙胺线索诱发渴求的客观评价方法。

开展临床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区分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及不同程度的药物渴求水平,疗效确切。

而这些只是戒毒新技术新方法的一部分。虚拟现实(VR)技术、混合现实(MR)技术、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毒品考验室、生物反馈治疗室……这些教育戒治项目广泛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医学、运动学的科学理念,和正念、内观、VR、经颅磁等先进技术,推进戒治质量不断提升。

经颅磁刺激戒毒技术

从去年5月至今,已有39名戒毒人员自愿接受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经颅磁戒毒治疗项目的治疗。

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还专门开辟一间治疗功能室,配置计算机设备,专门用于经颅磁戒毒治疗,为经颅磁戒毒治疗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吸食合成毒品成瘾(ATS)戒毒人员,通过每隔几秒电击干预治疗。”这里的医生占青青告诉记者,通过使用该项技术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了戒毒人员的躁狂、头痛、焦虑、失眠等精神症状,收到较好的效果。

据了解,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的、绿色安全的大脑功能调控手段,它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在大脑皮层诱发的微弱电流来影响和改变大脑功能,不仅能够降低戒毒人员的渴求度、改善睡眠、调节情绪,也能在一定程度提高认知。

为更有效地帮助ATS戒毒人员戒除毒瘾,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经颅磁刺激戒毒技术在上海交大医学博士苏杭、陈天真和省药物依赖研究所技术人员及医院技术骨干的通力合作下不断向成熟的阶段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戒毒人员进行该项目的治疗是需要进行筛查和认知测试,并在调查表上签字确认。

占青青介绍,今年6月26日开始,该所对新入所自愿参与治疗的ATS戒毒人员详细阐述经颅磁治疗项目的安全性,消除戒毒人员思想疑虑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自愿参与治疗的戒毒人员进行初步筛查,进一步了解戒毒人员对于新型毒品的滥用程度。通过初步筛查,对于符合治疗条件的戒毒人员接受下一阶段的认知测试,测试主要通过专业程序以玩游戏的方式进行,测试结束后进入脑电测试,主要用于评估戒毒人员未做治疗前的脑电活动情况,两个阶段的测试结束后即进入经颅磁治疗。治疗结束后再做认知测试和脑电测试,并与未治疗前形成对照,以形成更为具体的数据剖析治疗情况。

运动戒毒干预毒品成瘾

6月24日,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康复训练中心,33岁的戒毒人员许亮正在进行臂力训练。

这个康复中心面积有1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百名戒毒人员进行力量训练、灵敏训练和柔韧训练等。康复中心被分为运动能力评估区、日常训练管控区。运动能力评估区有心肺功能检测仪、人体成分分析仪、大肌肉群抗阻训练检测仪等仪器,日常训练管控区里的动感单车、跑步机、太空漫步机、仰卧起坐板、综合力量组合机器、划桨机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许亮向记者介绍了他来这里运动的完整流程。戒毒人员首先要站在屏幕前,进行人脸识别签到,随后领取智能手环、系统自动匹配运动处方,然后戒毒人员按照指引到指定区域完成运动戒毒课程。

许亮运动的同时,一旁康复中心的屏幕上,显示了他的个人基本信息、身体信息。其佩戴的智能手环则实时监控课程训练时长、强度等信息,并实时上传。

许亮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周都要进行一次长达两个小时的训练。刚来省一所时,他的身体状况很不好,时常感到心里烦躁,四肢无力。经过一年多的运动,他觉得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康复中心的民警杨阳告诉记者,中心围绕智慧戒毒和运动戒毒两大主线,引入智慧运动戒毒管理平台。该平台以人、机器、技术和谐融通为特点,将测试设备、训练设备、管理平台智慧物联。通过全面评估,综合分析戒毒人员年龄特点、医学诊断结果、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出具和调整运动处方,给予专业、科学的运动及康复建议。

“运动能够增加多巴胺浓度,或者改变多巴胺结合蛋白的表达,通过运动能够产生一种功能性神经适应,从而有可能控制毒品成瘾。”杨阳说。

据了解,运动戒毒项目包括运动戒毒康复操、运动戒毒瑜伽项目、运动戒毒器械训练等多种形式。

去年以来,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探索大强度运动训练对降低毒品渴求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戒治质量,司法部在全国戒毒场所试点开展运动戒毒工作。目前,开展试点工作的已有11个省份24个戒毒场所。毒品危害重灾区云南正是试点省份之一。

(文中戒毒人员均为化名)